高鉻合金鑄鐵,因其耐熱耐磨性能好,廣泛用于各大鋼鐵公司的高爐設備。但由于其脆性大,無論在鑄造還是在熱處理過程中、極易斷裂。據(jù)我們過去統(tǒng)計,在熱處理時,尺寸約在1000毫米×500毫米×25毫米以下的中小型襯板廢品率一般在10~15%,尺寸在此以上的大襯板最高時甚至達到50%左右。由于規(guī)格繁多,幾何形狀多樣,生產難度較大,每年的平均廢品率一般都在16%左右。走訪過一些單位,大家都認為襯板開裂的原因很多,與其鑄造內在質量、外觀質量、尺寸大小、幾何形狀、化學成分等多種因素有關。但我們認為主要是熱處理加熱和冷卻條件。這種襯板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體積變化特別突出。加熱時其體積增大,而冷卻時體積縮小。對同一塊襯板來說,加熱速度過快,體積增大速度上下不一,造成較大應力,導致開裂。襯板在砂箱中擺放過擠,受熱后體積增大受到限制,也會迫使它以開裂方式釋放體積變化受阻產生的應力。開裂最多是在出爐后,襯板在砂箱中以空氣風冷時,邊緣冷卻快,體積大幅度收縮,而中部不易冷卻,其紅熱部分收縮量滯后,中部阻止外部收縮,這時中部承受邊緣施加的壓應力,而邊緣收縮受阻承受很大的拉應力,而襯板的韌性又較低,當拉應力達到一定極限后,外部邊緣以開裂形式來釋放應力。這時如注意觀察會發(fā)現(xiàn),裂紋通常起源于襯板冷得最快的長邊中段某處,因為這里的應力聚集最大,開口裂得較寬,裂口端部可達3~4毫米,當中部隨時間延長逐漸降溫收縮后,邊緣與中部的收縮量接近一致,裂口便閉合在一起,然而,很長的裂紋已經產生,甚至斷開。
所以我們認為冷卻和加熱過程中,在同一塊襯板上的溫度一致性,是保證襯板不裂的決定性因素。裂因明確后,在加熱過程中,我們采取逐步升溫、均溫的方法,這與老方法基本相同,目的使同一塊襯板均勻受熱,各部分膨脹系數(shù)基本一樣,但必須注意要將大襯板擺放在寬松的工裝或砂箱內,讓其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膨脹。這樣通常可以保證襯板在爐中不裂。襯板出爐時是最關鍵的步驟。冷卻速度的快慢決定著硬度的高低,而同一塊襯板上如何均溫冷卻,決定著裂與不裂。為此,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,用風吹、向中部噴水霧,但都不具備良好的可操作性,尤其是噴水霧,盡管可以使硬度提高、開裂率下降,但對操作者的要求太嚴,不能有任何粗心大意,在生產實際中很難實施,只能停留在實驗中。最后,我們采取分批單件散開,即在臺車爐加熱襯板出爐時,迅速將其中的一砂箱吊離爐底板,并立刻一塊一塊散開空冷。為防止臺車上的襯板出爐后,邊緣與其中部隨時間延長造成較大溫差,一定要及時將臺車開進爐內均溫,均溫時不送電、爐門可以不全關。目的是防止襯板邊沿變暗或使已稍變暗的邊沿回溫,以保證其均溫效果。第一批散開后,再出第二批砂箱,如此直到全爐襯板出完。最后一批出爐的襯板,溫度一般控制在儀表顯示760℃以上,其硬度值不受影響。這樣便解決了襯板均溫快速冷卻的問題。這一方法效果非常明顯,不僅不易出現(xiàn)開裂,而且襯板中部與邊緣基本同時冷卻,冷卻過程中各處的體積收縮速度趨于一致,產生的熱應力也很小。更大的優(yōu)點是襯板硬度各處一致,避免了在砂箱中冷卻時,襯板的硬度邊緣只能勉強合格、中部則往往嚴重偏低的問題。由于散開后冷卻速度加快,其硬度值也得以顯著提高,2號襯板一般達到58~64HRC, 6號襯板達到54~60HRC,均達到技術要求。特別要提的是我們通過科學分析、實驗驗證后認為:均溫冷卻過程中殘留應力很小,傳統(tǒng)的低溫回火又對這種高鉻鑄鐵的機械性能幾乎不產生作用,所以在新工藝方法中,將通常認為“必不可少的回火工藝”省去。這樣在襯板熱處理質量不受影響的同時,還使工藝周期大大縮短,生產效率得到提高。
附1:高鉻鑄鐵襯板熱處理新工藝
采用(2×5m2)650kw臺車式電阻爐加熱襯板:200℃以下裝爐,階梯升溫,200℃保溫1小時;350℃保溫1.5小時;500℃保溫1小時;650℃保溫1.5小時;960℃保溫2~2.5小時;停爐;分批出爐空冷,迅速全部散開。
注釋:
1、硬度值與960℃保溫時間有關,不宜過短。
2、季節(jié)對本工藝有一定的影響。出爐時,氣溫越低,散開襯板的速度應當越快。冬季出爐前,可先停電降溫至900~920℃左右,然后出爐,這樣可以讓襯板在爐內有個緩慢適應降溫的過程,并減輕爐內溫度與環(huán)境溫度差別過大的影響,減少因散開不夠及時造成的開裂。
3、以上工藝的改進,關鍵在出爐方式,尤其對較寬大的襯板,單件散開速度必須快,否則中部冷卻滯后于邊沿,極易開裂。
附2:新、老工藝生產的廢品率統(tǒng)計分析對比
表1 2003年 耐磨高鉻鑄鐵襯板廢品率統(tǒng)計分析
Table 1 Statistics & analysis on the rate of waste product for wear-resistance & High-chromium Iron Cast Liner Plate in 2003
|
月份
|
熱處理工藝
|
產量(噸)
|
廢品量(噸)
|
廢品率(%)
|
廢品主要原因分析
|
備注
|
|
1
|
老工藝: 將襯板階梯升溫至 960℃х2h出爐,在砂箱或工裝架上空冷或風冷約1小時后,280~300℃回火5小時。
|
57.540
|
8.200
|
14.25
|
空冷過程中,同一塊襯板上冷熱不均。中部冷卻慢,導致硬度偏低,邊沿冷卻相對快,導致開裂。低溫回火對防裂和硬度無明顯影響。
|
對老工藝進行觀察分析階段,找出了開裂產生的原因。
|
|
2
|
91.700
|
9.260
|
10.10
|
|
3
|
76.380
|
13.480
|
17.65
|
|
4
|
老工藝:960℃出爐后,空冷的同時對砂箱中部紅熱部分采取噴水霧促使均勻降溫。
|
97.910
|
8.690
|
8.88
|
噴水霧可以提高硬度,控制得好、開裂率能夠下降,但操作要求嚴、不宜掌握,難以實施。
|
試驗噴水霧階段。
|
|
5
|
114.534
|
5.466
|
4.77
|
較好地控制噴霧,能夠達到廢品率≤5%的目標。
|
|
6
|
本月中旬試行散開空冷新工藝。
|
82.433
|
3.829
|
4.64
|
仍以噴水霧措施為主。
|
|
7
|
7月起正式執(zhí)行新工藝,與老工藝相比,新工藝適當縮短了升溫加熱總時間,960℃ 出爐后,襯板全部散開空冷,使同一塊襯板能夠快速均勻降溫,保證了硬度值穩(wěn)定提高,由于大大減輕了冷熱不均產生的熱應力,故而省去了回火工藝,且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大幅度提高。
|
82.660
|
0.406
|
0.49
|
嚴格按新工藝執(zhí)行后,廢品率明顯降低,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控制在公司要求的5%以下。但10月內,由于天氣變冷、重視不夠,加之大襯板(每塊300kg以上)較多、工裝吊具不配套、散開不夠及時等原因,曾出現(xiàn)一爐開裂6塊大襯板的現(xiàn)象。重視后,11月內,改變大襯板工裝吊具,并適當降溫后出爐,廢品率得以控制。
|
新工藝帶來的效果,令人十分滿意。
|
|
8
|
82.433
|
0.807
|
0.98
|
|
9
|
55.203
|
0.451
|
0.82
|
|
10
|
69.332
|
3.364
|
4.85
|
工裝吊具不配套、散開不夠及時。
|
|
11
|
59.612
|
0.847
|
1.42
|
恢復到滿意狀態(tài)。
|
|
12
|
68.167
|
0.358
|
0.53
|
|
7~12月執(zhí)行新工藝的產量、質量統(tǒng)計結果。
|
417.407
|
6.233
|
1.49
|
結論:執(zhí)行新工藝半年,總廢品率為1.49% 。遠低于公司要求的5%指標。
|
通過近幾年的生產實踐,截止目前,尚未發(fā)現(xiàn)省去回火工藝對質量有任何影響,廣大用戶對我公司的產品使用壽命非常滿意。實踐證明:使用本工藝進行襯板熱處理,硬度質量可達100%合格、開裂廢品率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控制在1. 5%以下,從而解決了襯板熱處理開裂量大的難題。